close


記者林芳曲/綜合報導



80多歲的劉老太太(化名)過去無健康大礙,半年前因胸痛和呼吸困難緊急至台大醫院就診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肺癌。雖然在抽除肺部積水後改善了胸痛和呼吸困難的症狀,卻因擔心體力不堪負荷而遲遲不敢接受癌症治療;幸好醫師在詳細問診後,考量到劉老太太的病況與體力,建議了對她較為方便且副作用較小的口服化療方式。結果,劉老太太現在不只每天在家就能服藥控制病況,還能享受如同患病前一般的家庭生活。





一般而言,肺癌按其病況程度可分為四期;由於前期的病徵並不明顯,若沒有定期身體檢查的習慣,等到病患自行發現時,病況常常都已進入到三期、四期。台大醫院胸腔科主任余忠仁指出,此時若就醫,較常見的治療方式大多是癌症轉移前以手術合併化療,轉移後則結合幾種藥物做治療,如標靶、化療等等。






近年來一直倡導「個人化醫療」的余忠仁表示,癌症治療的方式種類繁多,但需以每位病患的身體狀況為主要衡量的依據。另外,由於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0多歲,患者原本就多因年紀偏大而身體狀況較差,無法承受太積極的治療方式;所以,不論病況是前期或後期,選擇療法時仍然應以體能可以承受為考量。






余忠仁以自身多年的看診經驗分析,若患者年紀較輕時就罹患肺癌,其侵犯性通常較強;同時,因為病患的體力較佳,因此在與病患溝通時,醫師多會建議採行積極的治療方式。當然,部分七、八十歲的老人家若是平時的健康狀況不錯,也仍可考慮較為積極的治療。然而他也認為,癌症若已發展至末期,以控制腫瘤生長並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為目的的保守治療方式,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余忠仁強調,針對腫瘤治療的各種方式都各有其優缺點,只要是適合病患個人狀況的療法,即為好的療法。目前針對肺癌已有新式的口服化療可選擇,整體而言副作用較小,接受度高,但因為是以吞食的方式服藥,有腸胃道疾病或消化吸收不佳的患者也許就必須轉而選擇其他藥物或某些針劑療法。余忠仁醫師提醒,在治療時還是與醫師討論後,再選擇適合個人的方式,以免陷入「新療法便是好療法」的迷思,讓病患承受更多不必要的身體負擔。



癌症選擇正確療法 年長病患也能保有好體力徵信社

工商調查新竹徵信社工商調查新竹徵信社基隆徵信社高雄徵信社台南徵信感情抓猴徵信社婚姻離婚離婚新竹徵信桃園徵信徵信公司婚姻挽回劈腿徵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dg0630 的頭像
    chidg0630

    chidg0630的部落格

    chidg0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